- · 《中国处方药》栏目设置[06/30]
- · 《中国处方药》收稿方向[06/30]
- · 《中国处方药》投稿方式[06/30]
- · 《中国处方药》征稿要求[06/30]
- · 《中国处方药》刊物宗旨[06/30]
网购处方药挺便民,但开方可别“太随意”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平安保险的客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比如,本人在网上购买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处方药时,明明没有糖尿病,却点选本人确诊糖尿病,日后在购买某些品类的保险时,可能会被拒保。即使
平安保险的客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比如,本人在网上购买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处方药时,明明没有糖尿病,却点选本人确诊糖尿病,日后在购买某些品类的保险时,可能会被拒保。即使投保成功,日后出险时,也可能无法通过审核,或是有一些除外责任。
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应当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区分展示,并在相关网页上显著标示处方药、非处方药。此外,处方药销售主页面、首页面不得直接公开展示处方药包装、标签等信息。通过处方审核前,不得展示说明书等信息,不得提供处方药购买的相关服务。
有着类似经历的李女士,也是网上购药服务的受益者。因皮肤炎症,前段时间,李女士的身上起了一片一片红疹。到医院就诊后,医生建议她用卤米松乳膏涂抹患处。涂了没几天,身上的红疹就已全部褪去。既然病好了,李女士便将剩余半管的药膏直接丢弃。没想到药膏刚刚扔掉,红疹再度卷土重来。“上医院开一支药膏,得挂号、排队、就诊、取药,至少折腾一上午,怎么也得跟单位请半天假。”不想耽误工作的李女士翻出医院曾给她开具的处方,在网上下单,轻轻松松就在线购得了药膏。
在美团外卖平台购买消炎药“头孢呋辛酯片”时,记者遇到了同样“快速开方”的情况。晚上8点33分,网络医生开始进行问诊:“用药人本人已在线下就诊过,目前病情稳定,家属已知晓病情,使用过本次购买的药品且没有出现过敏、不良反应是吧?(以上均符合请回复:是)”记者同样还没来得及回复一个字,购药页面仍然停留在8点33分,电子处方就已经开具。
但实际上,在网上购药过程中,消费者能了解到屏幕后坐镇的网络医生是何许人吗?
网购处方药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记者分别在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下单,尝试网购原本需要处方才可以购买的糖尿病治疗药“盐酸二甲双胍片”、消炎药“头孢呋辛酯片”、皮炎药“卤米松乳膏”以及眼药“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等处方药。
即将实施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特别强调了“先方后药”,要求通过网络向个人销售处方药的,应当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实行实名制。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应当与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签订协议,并严格进行处方审核调配。第三方平台承接电子处方的,应当对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的情况进行核实。
网上售药“监测平台”严盯违规行为
体验
监管
网购处方药也得“实事求是” 否则影响投保理赔
问医
在京东大药房进行网上购药时,记者注意到,购买人无法提供纸质处方的情况下,购药页面最上方会显示出一行提示语“国家购药新规:购处方药须经医生问诊开方后方可购买,您可选择以下您需要购买的药品,我们将会为您匹配对应的问诊服务”。点选“线下已确诊疾病”的选项后,网上购药平台自动跳转至咨询医生开药页面。一位“已通过实人认证”,并能够在网页上展示出执业证书编号和医生头像照片的全科主治医师开始提供问诊服务。在医生介绍页面上,清楚地展示出,这是一名来自娄星区长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主治医师,从业7年,接诊人数5.8万,专业擅长包括糖尿病、皮肤疾病、内科、儿科、冠心病等。此外,网页上还能展示出医生所在医院的成立时间、类型、地址及面积等概况,让人一目了然。
不过,记者发现,网购处方药在快速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电子处方开具“随意”等问题。
网上问诊开方 用时不到1分钟
近些年,随着网购日益便利,平时只能去医院开方才能买到的处方药,如今在网上药店也能买到了。记者调查发现,网上购买处方药,除须实名认证外,还得“先方后药”。目前,京东、淘宝、拼多多、美团、饿了么等众多网络平台都开通了网络医生“坐诊开方”这一服务,让患者足不出户即可凭电子处方快速便捷地购买到所需的处方药。不过,记者也注意到,网购处方药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问诊开方有些随意等问题,需后续加强监管。
提示
屏幕后坐诊的是真医生还是机器人儿?认证信息可查
为了确保“先方后药”落到实处,新办法明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利用药品网络销售监测平台,对药品网络销售活动持续加大监测力度,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厉查处。
文章来源:《中国处方药》 网址: http://www.zgcfyzz.cn/zonghexinwen/2022/0917/1006.html
上一篇:网售处方药既要便利更须安全
下一篇:网售处方药如何摆脱“盲”买“盲”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