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处方药》栏目设置[06/30]
- · 《中国处方药》收稿方向[06/30]
- · 《中国处方药》投稿方式[06/30]
- · 《中国处方药》征稿要求[06/30]
- · 《中国处方药》刊物宗旨[06/30]
“两定办法”如何推动建立处方流转新模式?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小程序“健康我帮您”提供在线问诊,并可开具电子处方 到大医院看病,在家门口取药,这种服务可以实现了! 《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医保局令2号)和《零售药店
小程序“健康我帮您”提供在线问诊,并可开具电子处方
到大医院看病,在家门口取药,这种服务可以实现了!
《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医保局令2号)和《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医保局令3号)(以下统称“两定办法”)于昨日(2月1日)起实施。国家医保局对“两定办法”进行了解读,其中提到了处方流转模式并对其表示肯定。
什么是处方流转?这种模式是如何建立的?相比以往的医药服务模式有哪些便利?记者采访了医保、医药领域的专业人士。
处方流转实现“看病、购药、结算”信息的互联互通
处方流转,可以理解为医院外的处方信息共享。处方信息共享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药方”共享,它还包括医疗机构处方信息、药店消费信息与医保结算信息。
处方流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零售药店(以下简称“两定医药机构”)的处方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平台,可以实现患者“看病、购药、结算”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两定办法”提出,“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可凭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电子外配处方销售药品”,这意味着,定点药店可以通过处方共享和流转的电子外配处方进行销售药品。不过,处方流转并不等同于网售处方药,外配处方必须由定点医疗机构医师开具,并由医师签章。
对于互联网医院,“两定办法”也明确了定点管理办法。互联网医院均要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申请执业许可。互联网医院可以与其依托的实体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并报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备案,产生符合规定的相关费用由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
“两定医药机构”确认资质后方能提供处方共享服务
过去,在医院看病,就诊、开处方、排队取药是“标准流程”。如果遇到“排队”,等几个小时都有可能。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处方共享使“互联网+医药”的服务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最直观的是,患者在选择获得医药服务的方式上更加有主动权。在门诊规定的病种内,患者可以选择远程问诊;选择药店时,可以选择离家最近的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取药时,可以选择由实体定点零售药店和其合作的第三方配送平台送药上门;结算时,可以实现线上医保直接结算。
随着“互联网+医疗”等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患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顶层管理建设难题。
对此,“两定办法”指出,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要想被纳入“两定医药机构”范畴,需满足机构运行不少于3个月,具备一定的经营许可资质和有一定资质的人员,能够正常为参保人提供服务等条件。由医保部门审核确认资格后,与医保部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才有资格给参保人提供可医保报销的医药服务。
“药店+在线问诊”模式在定点零售连锁药店兴起
1月29日,记者在郑州市南阳路老百姓大药房见到了68岁的糖尿病患者吴阿姨。
“我吃降糖药好多年了,以前取药必须去医院开药方,现在都不用去医院了。药店就有线上诊台,我用他们的系统开完处方就可以直接去药店取药。药店不仅离我家近,结账时还能报销。”吴阿姨笑着说。
作为一家全国连锁的零售药店,老百姓大药房自2016年就开始尝试“药店+在线问诊”模式。通过签约的互联网医院内部医师的线上问诊,开出电子处方,再交由药店内的执业药师配药并出售给顾客。结算时,患者可凭电子医疗凭证或社保卡直接在药店结算。顾客问诊、买药、取药的全部信息都会在后台记录。
“线上问诊方式分为图文和视频两种,患者可以在线选择不同职称的医师。”该店店长向记者展示了提供线上问诊的微信小程序,并演示了问诊的过程。
据悉,目前使用线上问诊的大多是有慢性病和其他门诊规定病种的患者,而且根据相关规定不提供首诊服务。
文章来源:《中国处方药》 网址: http://www.zgcfyzz.cn/zonghexinwen/2021/021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