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处方药》栏目设置[06/30]
- · 《中国处方药》收稿方向[06/30]
- · 《中国处方药》投稿方式[06/30]
- · 《中国处方药》征稿要求[06/30]
- · 《中国处方药》刊物宗旨[06/30]
互联网医疗:处方流转的平台模式和发展方向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本文介绍了处方流转模式对医疗环境的有利之处与未来潜在发展方向。 自2018年以来,各地相继出台多项支持处方流转的细则与支持政策。平台模式有效杜绝潜在利益牵扯,过去几年中
本文介绍了处方流转模式对医疗环境的有利之处与未来潜在发展方向。
自2018年以来,各地相继出台多项支持处方流转的细则与支持政策。平台模式有效杜绝潜在利益牵扯,过去几年中,多种模式开始尝试性推广。
一、平台模式有效杜绝潜在利益牵扯,或系未来发展方向
2016年3月25日,山东新华制药与京东善元电子商务签署“健康城市”战略合作协议,系全国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的以全市公立医院为目标的“处方院外流转”项目。
该合作,在淄博市公立医院间共同建立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IS)、医生、医疗处方流转信息平台、云药房平台、社会药店、配送系统等在内的一套完整的新型信息化处方流转与医药流通平台系统。
2017年5月23日,广西梧州红十字会医院携手百洋智能旗下“易复诊”启动了全国首家处方信息共享平台。
处方信息共享平台以医院为核心,联合政府医药医保等部门以及社会药店共同建设,平台可直接连接医院HIS系统,在医患面诊时,医生根据患者的需求开出处方经提交至医院药师审核,审核通过后可直接上传至“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平台将处方信息以短信的形式立即推送给患者,让患者完全自主的选择到任何一家平台药店完成线下购药,药店核验患者处方信息,打印处方并完成售药。
2018年7月26日,东华医为与腾讯云计算、九州通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开展“医院处方外流信息共享平台及药品配送解决方案”的系统研究、设计、建设、推广和运营。
处方外流可能衍生的盈利模式包括:
1)药品差价;
2)处方信息流转,向下游(主要是零售药房)收取导流费用。而这种导流费的可能费率与药房意愿,以及实际推进的速度,给该业务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当前推进方包括政府、互联网公司、医药流通企业等。
处方流转案例来看,可以将参与者划分为三个维度:
地方政府推进or独立推进:如广西梧州,其处方流转平台由地方卫计委招标建设。上海地区此前提出延申处方的概念,引入上海医药(旗下益药实施)、国药具体实施。实体医院推进or互联网医院推进:大部分的流转处方来自于实体医院。而微医在海南、福州推进的微问诊,则依托乌镇互联网医院。开放的平台模式or封闭的自用模式:典型如益药,供药方为上海医药,则为封闭的自用模式。处方流转的参与者分类:
二、创建处方流转生态,运营收入为主要盈利点度 1. 卫宁健康联合国药健康合作钥世圈,切入处方共享与流转
一方面,依托股东卫宁健康在医院端的客户积累,及其在互联网医院的布局,有望打通医院问诊端;另一方面,依托股东国药健康在药品流通领域的触角,打通零售药房。从而实现处方药品从医院向社会化药房流转的过程。
目前钥世圈处方共享平台正在天津试点,已经连接数家医院和零售药店,一旦模式成熟,将向全国推广复制。(资料来源: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网络大会对钥世圈副总裁卜国修的采访)
2. 百洋益药:以梧州模式为范本,区域式实现平台运营
此前,广西省梧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就梧州市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维护服务招标。中标方为百洋医药集团旗下的易复诊。项目采购预算600万元,目的通过建设处方共享平台,实现处方外延、推动居民就诊社会药店取药、医保个人统筹账户社会零售药店报销等服务。中标人可获得梧州市处方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权和为期60个月(5年)的运营权。尽管目前后续运营过程中,运营方可能产生的收入尚未清晰,但地方卫计委推进的处方外流优势较为明显:平台与各级相关部门、医院、药房的对接预期将会较为顺利。
当前,易复诊已与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益丰等16加全国主流连锁药店进行联合签约。
3. 微医:联合药品零售企业
根据搜狐新闻,截至2018年2月,微医承建了包括海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等省市的共享平台,单日处方流转量已经超过7万张。/处方共享流程为:医生开出处方上传到处方共享平台,由审方团队严格患者在线结算费用后,药品由就近的定点药店为患者配送上门,同时患者可以选择到就近定点药店自取。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与微医集团合作开发省内首个“处方共享平台”。只需扫码完成“云药房”注册,就诊时先告知医生通过“云药房”拿药,门诊医生在医院HIS系统开方后,系统会生成一个二维码,患者可直接扫码查看电子处方信息,在手机端即可支付药费。系统会直接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患者也可到就近药店自提取药。
文章来源:《中国处方药》 网址: http://www.zgcfyzz.cn/zonghexinwen/2020/101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