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处方药转成OTC,17个品种恐取消医保,影响百家

来源:中国处方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 | 健识局 王小楠 编 | 健识局 严冬雪 本文来源于《财经天下》周刊合作伙伴大健康品牌“健识局”,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7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称,17种药品由处方药转化为非

文 | 健识局 王小楠

编 | 健识局 严冬雪

本文来源于《财经天下》周刊合作伙伴大健康品牌“健识局”,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7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称,17种药品由处方药转化为非处方药。其中,疏清颗粒、七叶神安分散片、翘栀牙痛颗粒、藿香正气胶囊等12款药品被纳入到了甲类OTC,消疲灵颗粒、十滴水胶丸、六味地黄咀嚼片、百令片、八珍片等被纳入到了乙类OTC。(详情请见文末表格)

健识局梳理发现,这一批转化为非处方药,共涉及95家药企,其中太极集团、片仔癀药业、四川科伦、绿叶制药等众多知名药企。

此前,国家医保局今年4月在《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曾明确指出,医保目录中不纳入保健药品、乙类OTC等。这也就意味着,上述药物将会逐渐退出国家医保的报销体系。

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前起来,已有超过140种药品由处方药转成OTC。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医保基金的不断收紧,更多临场效果不明显的药物将进入零售市场。

近年来,我国OTC市场规模增长较快。米内网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OTC市场仅为399亿元,2019年却已增长至2914.2亿元,近20年增长了7倍之多。

不过,亦有业内人士提醒,此番上述药物转化OTC转战零售渠道,将直接影响部分药企的营销策略,也对基层医疗机的用药习惯产生一定影响。

限时3个月

17个重磅品种转为OTC

OTC(又称“非处方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

纵观此次17种转化OTC的品种,均是中成药,其中也不乏诸多畅销品种。健识局获悉,白令片与百令胶囊同为中美华东制药的重点产品。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两款产品的销售额超过29亿元。

而藿香正气胶囊的生产企业已有38家,在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和城市社区市场中,藿香正气相关产品的销售额合计超过2.9亿元。

根据《公告》要求,请相关企业在2020年10月6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提出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将说明书修订的内容及时通知相关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

图/ 视觉中国

这也就意味着,在3个月的时间里,药企不光要修改说明书并进行备案,更为关键的是要扩展零售的销售渠道。

众所周知,处方药转化为OTC之后,相关药企就可在零售药店以及互联网的平台上进行销售,今后将会有更多机会直接接触到消费者。有数据显示,2019年网络销售OTC的市场规模是138亿。

业内普遍认为,处方药转OTC搭建零售渠道,尽管能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但由医生推荐转变为公众自主选择,无疑将加剧原有市场的竞争。

更为关键的是,医院渠道已经不是唯一出路,零售渠道从单体营销逐渐进入连锁直供,因此药企要转变营销思路,应对市场终端的变化,做好渠道和终端的把控,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药企面临渠道挑战

乙类OTC或将无缘纳医保目录

对于转OTC的企业而言,产品在拓展零售渠道的同时,或许也将会失去进入医保目录的资格。

4月2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一份《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医保目录中不纳入保健药品、乙类OTC等。

按照国家医保目录每天调整一次的原则,今后乙类OTC被纳入目录的几率会非常小。特别是以中成药为主的乙类OTC成分复杂,临床疗效无法明确,今后肯定将无缘医保目录。

地方医保局的工作人员曾向媒体表示,医保是用来保障治疗性用药的。像中成药,外敷膏药等没有激素的乙类OTC药品实行自费,就不会存在为了囤药而造成的医保基金浪费的现象。

尽管然上述政策并未完全实施,乙类OTC尚在医保目录之内,但废止地方增补品种,并要求3年内全部消化已提上日程。有分析人士认为,届时将有大批OTC整体退出医保报销体系。

无疑,相关药企将会面临医药市场上的全新挑战。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新药不断上市,医保目录的数量要保持稳定,只要是临床疗效不明显或药物经济学不佳的药物都将会逐渐调出目录。


文章来源:《中国处方药》 网址: http://www.zgcfyzz.cn/zonghexinwen/2020/0714/379.html



上一篇: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处方药销售专项整治暨电子处
下一篇:问政济宁|兖州:未凭处方销售处方药 市场监管局

中国处方药投稿 | 中国处方药编辑部| 中国处方药版面费 | 中国处方药论文发表 | 中国处方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处方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