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网售处方药由“禁止”变为“规范”,网售药曙

来源:中国处方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日,国家药监局召开药品网售监管的相关会议,对于处方药网售的态度发生一定转变,措辞不再是“禁止”,而是“规范”,这一转变是否意味着处方外网售大门即将打开? 处方药网

近日,国家药监局召开药品网售监管的相关会议,对于处方药网售的态度发生一定转变,措辞不再是“禁止”,而是“规范”,这一转变是否意味着处方外网售大门即将打开?

处方药网售曙光再现?

4月2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管司召开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和药品流通监管工作调度视频会(以下简称“监管会议”),全面部署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和年度药品流通监管工作,明确监管任务,提出工作要求,维护药品网络销售秩序,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会议明确重点打击“海淘神药”、“民间偏方”、非药品冒充药品等无证产品和无资质经营者,严厉查处网络非法销售疫苗、血液制品、麻精药品和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行为,规范网售处方药行为。

处方药网售在立法层面、疫情背景下不断有松动的迹象

一直以来,药品监管部门对网售处方药没有在政策层面上解禁,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对各行各业的渗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几乎离不开互联网。放开处方药网售一直是行业和社会的期盼和关注所在。

2019年12月1日,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正式实施,该法在文本层面,仅对部分特殊药品药品规定禁止网络销售,这意味着网售处方药“大门”不再紧闭。

进入2020年,在新冠疫情期间,为了避免患者进入医院发生病毒交叉感染,国家实时推进了互联网医院及线上医保支付、第三方配送慢性病处方药的政策,包括湖北、浙江、北京在内的十多个十省市,均发布相关政策。

尽管这些政策均未突破原有互联网医院、药品网售、线上医保支付等既定政策的框架,但疫情期间无疑加速了上述政策的落地。因此,处方药通过互联网医院的在线复诊及医保支付实现了实质性的销售。

4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更是首次提出了可以进行互联网疗首诊,突破了以往只允许进行常见病、慢性病的线上复诊政策。

如果该项政策能够顺利落地,互联网医院将迎来更多在线问诊的患者,而伴随着诊疗,将产生更多的处方药在线处方、并实现销售,进一步扩大了处方药网售的政策面,未来可期。

因此,在立法层面、疫情推进、政策放宽的时代背景下,药监对处方药网售态度有一定转变是合理而且必要的配合。不过,如何有效进行相应的监管,也成为了摆在药监部门头上的一个难题。

那么,药监将如何监管网售处方药?---全网覆盖、线上线下一致原则、以网管网

4月24日召开的“监管会议”透露,目前,药监局网络监管覆盖了全网,包括PC端网站、微信微博等的社交平台以及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微店等网络移动客户端的监测覆盖,完成了与国家药监局相关药品行政许可及经营许可数据的对接。

会议指出,网络售药作为新兴业态,守法经营、“线上线下一致”的原则不可违背,质量安全的底线不能突破,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不能扰乱,药监部门应予以规范引导,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此外,将创新创新监管方式,探索信息化监管手段,督促落实第三方平台管理责任,实现“以网管网”;

同时要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借助药品追溯信息和网络交易留痕信息,提升监管针对性和靶向性,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监管”。要构建与新监管体制相适应的监管制度,并加强部门协作,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监测系统还打通了违法违规线索的发现、处置和反馈的各环节信息,纵向实现国家局、省局、市局上下三级联动,横向实现省局间跨区域线索信息移送处置流转,实行药品网络销售监管闭环可溯源管理。

网售处方药方便了谁?

网售处方药首先的受益者便是慢性病人和复诊病人。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医疗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完善的体系,因此主要以“轻问诊”为主,对于病患的服务主要为网络咨询。因此,病程长、需要多次复诊的慢性病人便成了首要的受益者。同时,慢性病人群体中老年人占了多数,互联网医疗也可以方便腿脚不便和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就诊。

此外,偏远地区的患者也将受益于互联网医疗。我国的医疗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全国区域性医疗发展依旧不均衡。例如新疆、宁夏、西藏等地区,其经济水平不够发达,医疗水平相对较弱,医生资源较为紧缺。而互联网医疗可以作为当地医生资源的补充,可让偏远地区患者通过互联网平台享受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医疗资源。


文章来源:《中国处方药》 网址: http://www.zgcfyzz.cn/zonghexinwen/2020/0710/371.html



上一篇:甲类、乙类非处方药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无锡一大药房违法发布处方药广告,被罚8万元

中国处方药投稿 | 中国处方药编辑部| 中国处方药版面费 | 中国处方药论文发表 | 中国处方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处方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